top of page

守護海洋.
Kedep (硨磲貝)
文/Nakaw Putun
Makotaay港口部落青年陳杰敏23歲退伍後回部落生活,隔年因緣際會買了一艘船成為當時部落最年輕的船主,至今從事漁業工作21年。三年前的一天,杰敏在石梯坪潛水打魚後準備上岸時,在途中突然發現一顆很大約莫25公分的 Kedep(硨磲貝),再查看周遭又有許多顆,之後就開始思考這些美麗的 Kedep 應如何保育?若去調查的話會怎麼樣?去年海委會將菱硨磲貝、圓硨磲貝、扇硨磲貝、巨硨磲貝、長硨磲貝、諾亞硨磲貝、鱗硨磲貝等7種硨磲貝,列為珍貴稀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他在友人的介紹下開始提案海洋保育署相關計畫來守護石梯坪海域的 Kedep。
去年他和團隊開始調查 Kedep 至今已發現104顆,多生長在珊瑚生態豐富的地方,其中諾亞硨磲貝數量最多約佔70%,第二多是長硨磲,再來是鱗硨磲。他形容「諾亞硨磲貝 的紋路很像一幅畫,有淚珠狀花紋和白框,有的白框帶黃、有的白框帶藍,有美麗螢光很漂亮;另外有小芝麻圖紋的是 長硨磲;鱗硨磲 則像水墨畫一樣…。」實際上調查仍有侷限,無法知道 Kedep 的實際年齡。他說:「你看像 Pakeriran 巴克力藍那座島,好幾百年前就已經有人在那邊從事漁獵行為,我們只是一個過客啊,搞不好石頭一直在那邊,如果石頭是活的,它也認識我的阿公會說:『呦,這是誰的孫子?來這邊抓龍蝦、抓魚。』」他的想法是,珊瑚礁的存在已幾百年,人類只是過客,如果這一代沒有把石梯坪海域守護好,讓珊瑚被踩踏、Kedep 硨磲貝被採光、只有幾條魚,要如何留給下一代一個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與豐富的海洋資源?









bottom of page